血糖调节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血糖调节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血糖调节教学设计1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设计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张浩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教学设计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以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依据,对人教版生物教材资源进行了整合,以期促进学生稳态与平衡观的形成,理性思维的培养及社会责任的落实。
二、教材分析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2节的第二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的标题是激素调节的实例,教材通过列举血糖平衡的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两个实例,让学生体会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
三、学情分析
在本节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对“激素调节的发现”的学习,对激素和激素调节有了初步了解,但对激素具体如何调节生命活动的尚不清楚。本节就接着上节课的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探索。
学生在必修一学习过有关糖、脂肪等有机物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学生制作过细胞结构模型,对模型有一定认识,为这节课模型的构建及模型的转化做好了能力铺垫。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人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
(2)能说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
(3)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血糖平衡调节的具体过程;
(4)能总结出激素调节的一般过程。
2.能力目标
(1)能通过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表示相关生物学过程;
(2)能实现数学模型、物理模型、概念模型的转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糖尿病,了解糖尿病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形成向周围人传播科学知识的意识;
(3)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
(2)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概念模型。
教学难点
(1)构建血糖平衡调节的物理模型;
(2)构建激素调节过程的模型。
六、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直观展示法、模型构建法。
七、教学思路及策略
本节课首先从饮食、糖尿病等生活问题入手,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自然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模型构建完成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最后回到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落实本节课的社会责任。
人体内血糖调节的过程十分复杂,内容较为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教材采用模型构建的方法,由学生主动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但教材中的模型不能很好地体现激素调节的具体过程,为此我对教材上模型构建的材料和步骤进行了改进,将构建物理模型与概念模型相结合,突破教学难点。
血糖调节教学设计2
一、课程标准要求和解读
1.课程标准要求
描述血糖调节(了解)。
模拟尿糖的检测(模仿)。
2.课程标准解读
课程标准要求是“描述血糖调节”,活动建议是“模拟尿糖的检测”。其中知识性目标行为动词“描述”为了解水平,即“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或辨认事实、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具体内容要求是“血糖调节”。首先要明确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当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时,机体是如何通过激素调节的;当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时,机体又是如何通过激素调节使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因此通过实例分析和模型构建的方法呈现激素如何通过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来维持血糖平衡。技能型目标动词为“模拟”为模仿水平,即“在原型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具体内容要求是“尿糖的检测”,因此通过对清水、5%葡萄糖溶液和模拟尿样的检测来确定尿样中糖的含量。从而关注糖尿病患者,学会检测和预防。学生通过材料分析、模型构建、模拟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进一步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介绍人体生理功能的两种方式: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二者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方式,包括激素调节的发现、激素调节的实例、激素调节的特点及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四部分内容,需要2课时完成。本节课是“通过激素调节“的第二课时内容。本节选择“血糖调节”实例,立足于阐述反馈调节和激素调节之间的拮抗作用。
2.不同版本教材比较
人教版与中图版相比,两者都重点介绍了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的体液调节中的作用。人教版在此基础上以“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这个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血糖平衡是如何调节的,并介绍反馈调节及其意义。而中图版则增加了“模拟尿糖的检测”这个探究活动,以及血糖的神经调节和血糖平衡的意义。考虑到课标要求以及课堂时间的限制,本节课重点学习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的体液调节及探究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和“模拟尿糖的检测”。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
教学难点:血糖平衡的调节及分析。
(三)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
关于血糖调节的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胰岛素的主要功能、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注射胰岛素、糖尿病患者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从心里接受角度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压力的加大,糖尿病患者在人群中比较多,大部分学生对于该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且血糖平衡调节是学生认识人体自身生理过程和某些疾病的基础,因此他们也渴望了解其发病的原理。
从能力要求上看
血糖的体液调节过程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也是比较抽象的,通过实例分析,模型构建,模拟检测等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马拉松”运动员血糖含量相对稳定的例子,分析并说出血糖的来源。
2.根据餐后,血糖先升高后又降至正常水平的例子,分析并说出血糖的去向。
3.通过教师具体实例的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展示正常情况下血糖模型并解释如此构建的理由。
4.通过“马拉松”运动员血糖在一定范围内先降后升,学生自主构建展示血糖来源的动态变化模型并说出其变化原因,从而明确激素在升血糖中的作用。
5.通过餐后血糖在一定范围内先升后降,学生自主构建展示血糖去向的动态变化模型并说出其变化原因,从而明确激素在降血糖中的作用。
6.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体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的绘制,从而明确模型的科学方法,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7.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模拟尿糖的检测”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认识到生命科学与生活的关系,接受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五、评价设计
(一)课堂评价
目标一、目标二评价:通过学生对血糖来源和去路的回答来评价学生的了解情况。
目标三、四、五评价:通过小组同学构建的模型并介绍如此构建的原因来评价学生对血糖的体液调节的理解情况。
目标六评价:通过学生所画的图解来评价学生对图解式概念模型的掌握情况。
目标七评价:通过学生对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实验结果和结论的填写来评价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
(二)课后评价:
设计课后练习题,要求所有学生准确完成针对每个目标设计的练习题,并根据批阅情况进行诊断补偿。
六、教学方法
通过马拉松运动员血糖含量的变化及餐后血糖含量变化的实例分析完成对血糖来源和去路的学习;
通过正常血糖、运动后血糖变化过程及餐后血糖变化过程的模型构建及图解式概念模型的构建完成血糖的体液调节过程的学习。
通过实验“模拟尿糖检测”,学会尿糖检测的方法。
七、教学设计
(一)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二)血糖的变化过程
(三)血糖的体液调节过程
(四)反馈调节
八、教学反思
优点:
1.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要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分解,细化,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处理到位,教学过程更加细腻、充实,教学过程流畅。
2.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和对生活感悟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
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料。比如说马拉松长跑中血糖的平衡调节及餐后血糖的平衡调节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设联系实际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4.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活动先由教师通过相关资料的引导,然后学生小组动手操作讲解。模拟尿糖的检测由学生先阅读理解,然后小组进行实验和讨论。
5.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本节内容与社会和个人生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糖尿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
缺点:
1.在小组合作进行血糖模型构建的过程中,由于教师没有预先给同学们演示如何操作,所以有的小组操作的不规范,比如说他们将9张葡萄糖卡片摞在一起放在桌面上,虽然自己心里清楚代表0.9g/L的葡萄糖,但是不是很直观。为了使所呈现的结果一目了然最好是将这些图片平铺开来,这是教师在设计时的一个疏忽。
2.在小组同学到讲台上展示讲解的过程,由于学生的经验不足,展示的模型被自己的身体给遮住了,导致下面的一部分同学看不到展示的结果。
3.对学生问题的回答,教师的评价显得有些单调。如果能再详细、具体些可能对学生有着更好的指导意义。
血糖调节教学设计3
一、导言
(1)为什么有的同学常在第三节课后感到心慌,注意力难以集中?
(2)学校召开运动会的时候,同学们为什么常常给运动员买巧克力?
(3)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
精心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导入新课。
二、新课
(一)血糖平衡
结合课本插图,引导学生总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从而使学生从感性上了解血糖在人体内的含量是稳定的,正常值为80~120mg/dL。
引导回忆、总结的问题是:
(1)消化糖类的场所在哪?利用了哪些消化酶?什么叫吸收?
(2)肝糖元在什么条件下与葡萄糖进行相互转化?主要场所在哪?
(3)肌糖元在什么条件下分解?其分解的产物是什么,
(4)非糖物质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葡萄糖?能否全部转化?
(5)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其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哪?
(6)葡萄糖可以转变成哪种氨基酸?经过什么方式转变?
学生通过以上问题,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目的。
(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教师出示胰岛内各种细胞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回忆已学习过的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
2.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3.结合课本插图,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通过哪些途径降低血糖,胰高血糟素通过哪些途径升高血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这两种激素的了解。
4.教师提供有关肾上腺素的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总结,使学生体会出人体内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
5.引导学生分析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了解动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对体液调节中的激素调节有较全面的认识。
6.通过分析产生各种激素的具体部位,引导学生探究对应的效应器是什么?神经中枢又是什么?从而引出了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7.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总结使学生了解血糖平衡的神经调节。
8.引导学生总结调节血糖平衡的两种方式,从而使学生对血糖平衡的调节有全面的理性的认识,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更深刻的理解。